電涌保護器與信號浪涌保護器的區別

新聞資訊
NEWS CENTER
【概要描述】在新發展格局中發揮主力軍作用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發展制造業,不僅要隨著經濟的發展,把制造業的總量進一步提升,更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惫ば挪坎块L肖亞慶在“部長通道”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
“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是一個發展的過程,是一個久久為功、不斷堅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要堅持改革開放。國際產業鏈全球化、國際產業分工是大勢所趨,所以,我們一定要進一步擴大開放,深化和各方的合作,實現更加國際化的發展?!毙啈c說。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工信廳廳長李濤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工業和信息化的發展情況對“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至關重要。
“圍繞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是供需矛盾的焦點所在,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戰場,工業和信息化一定會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主力軍的作用?!崩顫赋?。
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十三五”時期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成績印證了我國能源汽車市場的強大潛力,這為“十四五”時期新能源汽車發展增加了信心。
“2015年,我國只有42萬輛新能源汽車,到2020年增長到492萬輛,短短5年的時間里,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擴大了10倍。2020年在補貼退坡、疫情變化、乘用車市場銷量持續走低的影響下,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提升了10.9%,呈現了逆市上揚態勢,顯示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強大潛力?!睆執烊伪硎?。
“‘十三五’期間,我們在數字基礎技術、數字核心產業、數字賦能應用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集成電路、光學電子、智能終端等數字經濟制造業核心產業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工業軟件等蓬勃演進。在此基礎上,‘十四五’時期5G技術將發展為更大的產業,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將推向新高潮,帶動傳統制造業進一步改造提升?!比珖舜蟠?、寧波市經信局局長張世方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對“十四五”開局之年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的發展充滿信心。
“截至2020年年底,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5G網絡,累計建設開通5G基站超過71萬個。其中僅中國移動就開通5G基站超過39萬個,為全國所有地級市和部分重點縣城提供5G服務,發展5G套餐客戶超過1.65億戶?!比珖舜蟠?、中國移動副總經理趙大春介紹說,5G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具有大帶寬、低時延、廣連接的技術特性,與安全生產的融合,將催生大量新型行業應用,極大提升安全生產信息化水平。
“‘十四五’時期,中國制造業將抓住機會迅速補齊短板?!比珖f常委,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斯澤夫在委員通道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斯澤夫介紹,中國制造業已經連續11年居世界第一,并在許多行業令人稱贊。如工程機械,在全世界非常有競爭力;水電、火電、核電的制造能力和制造水平,均屬世界一流。以哈電集團為例,已經大踏步走出國門,與全球大公司同臺競技。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表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大戰略任務。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我國完備的制造業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再次證明制造業對大國發展和安全的重要意義。必須進一步強調制造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抓緊抓好,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加快制造強國建設步伐,保護我國最完整的產業體系,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保護好幾十年來攢下的家底。
新能源汽車、工業互聯網成新增長點
對于“十四五”時期工業和信息化哪些細分領域將成為新的增長動力,代表委員們結合各自領域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在內的新型基礎建設,代表委員們認為,在新基建的東風下,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產業、新能源汽車、工業互聯網等行業將會率先破局。
“我國從去年開始,加快布局新基建?!奈濉瘯r期工業和信息化領域仍將加快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在此前提下,電子信息和裝備制造產業將會率先破局,實現良好開局?!比珖舜蟠?、合肥榮事達電子電器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潘保春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李濤則認為,“十四五”期間,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最可能在推動兩化深度融合、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擴大內需戰略、推動制造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等方面率先破局。
李濤指出,近年來,我國持續加大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推動現有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改造,構建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應用生態,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推進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培育發展服務型制造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向產業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因此,在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方面有望率先取得突破。
此外,隨著信息消費和智能家電、智能終端等新型消費需求進一步擴大,在發展適應消費升級的新型消費品、擴大制造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資等方面也有望率先破局。
張天任認為,“十四五”期間,新能源汽車產業具備率先破局的實力。他指出,新能源汽車將繼續如火如荼地發展:市場需求方面,限購的特大城市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還將不斷加強,同時縣鄉一級的下沉市場潛力也將被逐步挖掘?!袄谜卟粌H會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還體現了對完善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的重視,對產業的整體發展非常有利?!?br/>
“如果做得好,3到5年后,中國會形成自己的差異化競爭力?!比珖舜蟠?、海爾集團總裁周云杰在接受《中國電子報》采訪時表示。他認為,中國在消費互聯網包括移動支付方面,應該說走在世界前列。在工業互聯網領域,中國仍然有這樣的優勢,近期工信部印發的《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非常貼合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現狀。
全國人大代表、美的集團創新中心主任李金波在接受《中國電子報》采訪時表示,在“十四五”期間,工業互聯網對支撐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應用產業,在賦能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政府管理方面前景巨大,利用“內循環”的優勢,市場規模有望達到萬億元。
科技創新打造產業發展新動能
“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企業等社會主體應該如何做?社會各界圍繞這一議題展開熱烈討論。社會各界人士紛紛肯定科技創新對“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的重要作用。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帶來的效率提升?!比珖f委員、佳都科技董事長兼CEO劉偉表示,展望“十四五”,自動駕駛、智慧城市等領域有望加快發展,這更加需要科技工作者在基礎研究、基礎技術和底層創新上下工夫。
“我國迫切需要完善科技自主創新體系,切實提升原始創新能力??萍脊ぷ髡咭幼⒅刈灾鲃撔?,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比珖f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郝躍在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視頻會議發言時表示。他建議,“十四五”期間,對于事關國家長遠競爭力的核心關鍵領域要全面加強科技創新部署。面向長遠目標,形成系統性的布局和前瞻性的儲備技術。
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董事長周鴻祎表示,“十四五”時期,數字化轉型迎來重要機遇,企業要發揮創新能動性,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不斷夯實國家網絡安全基礎?!凹涌鞌底只l展,是我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著力點和有效路徑?!?br/>
潘保春認為,保持強大的創新能力,企業需要持續修煉內功,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要不斷推動傳統產業智能化發展;二是要推動電子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推進智能制造、綠色制造?!耙环矫嬉罅ν七M電子信息產業鏈的建設與發展,攻克核心技術,強化關鍵環節,著力打造產業生態鏈,促進電子信息產業與各個行業領域的高度融合發展。另一方面,要全面強化企業信息化建設,推動實施建設智慧工廠、數字化車間和產業數據生態,拓寬產業應用領域,從而推進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彼麑τ浾弑硎?。
全國人大代表、TCL創始人李東生表示,“在新型顯示技術方面,我們要從‘顯示大國’變成‘顯示強國’,還需要努力?!@示強國’主要體現在技術進步和新產品技術的開發上?!崩顤|生在采訪中坦言,新型顯示技術和產業的發展、市場的擴張,更多要靠技術創新來驅動。此外,還需加強產業鏈的配套能力,尤其是關鍵核心材料和核心裝備。
“翻開‘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連續四篇都和科技企業相關,這令我很激動?!比珖舜蟠?、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政府工作報告特別強調,將繼續加大對科技研發的支持,特別是重視基礎研發,這讓他對國家在核心技術方面繼續取得重大突破充滿了信心?!白鳛榭萍计髽I界代表,我相信,在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指引和激勵下,中國的科創產業將展現出更強的創新活力,為報告多次強調的‘高質量發展’‘可持續健康發展’,做出更大貢獻?!?br/>
此外,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提出,企業創新工作中人才隊伍建設也十分重要?!凹涌飚a業人才培育,加強工程技術人才隊伍將推動工業和信息化在‘十四五’期間良好發展?!睏钤獞c說,“希望通過一系列政策扶持,能夠提升職業教育質量,培養更多‘紫領’人才,在數字化、智能化浪潮催生的新業態、新模式中發揮出更大的才能,支撐‘中國智造’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br/>
“創新,最重要的還是要解決人才問題?!比珖舜蟠?、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也談到了人才培養對企業創新的重要性。她認為,企業應該堅持自主培養人才的發展路徑:“這個過程需要的是投入,資金投入、時間投入。我們不可能一夜之間干成一個偉大的事業,這需要有一個沉淀的過程?!倍髦楸硎?,給年輕人搭建創造創新的平臺,讓他們有時間去鍛煉和積淀,最終形成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良性循環。
【概要描述】在新發展格局中發揮主力軍作用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發展制造業,不僅要隨著經濟的發展,把制造業的總量進一步提升,更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惫ば挪坎块L肖亞慶在“部長通道”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
“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是一個發展的過程,是一個久久為功、不斷堅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要堅持改革開放。國際產業鏈全球化、國際產業分工是大勢所趨,所以,我們一定要進一步擴大開放,深化和各方的合作,實現更加國際化的發展?!毙啈c說。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工信廳廳長李濤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工業和信息化的發展情況對“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至關重要。
“圍繞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是供需矛盾的焦點所在,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戰場,工業和信息化一定會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主力軍的作用?!崩顫赋?。
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十三五”時期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成績印證了我國能源汽車市場的強大潛力,這為“十四五”時期新能源汽車發展增加了信心。
“2015年,我國只有42萬輛新能源汽車,到2020年增長到492萬輛,短短5年的時間里,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擴大了10倍。2020年在補貼退坡、疫情變化、乘用車市場銷量持續走低的影響下,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提升了10.9%,呈現了逆市上揚態勢,顯示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強大潛力?!睆執烊伪硎?。
“‘十三五’期間,我們在數字基礎技術、數字核心產業、數字賦能應用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集成電路、光學電子、智能終端等數字經濟制造業核心產業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工業軟件等蓬勃演進。在此基礎上,‘十四五’時期5G技術將發展為更大的產業,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將推向新高潮,帶動傳統制造業進一步改造提升?!比珖舜蟠?、寧波市經信局局長張世方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對“十四五”開局之年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的發展充滿信心。
“截至2020年年底,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5G網絡,累計建設開通5G基站超過71萬個。其中僅中國移動就開通5G基站超過39萬個,為全國所有地級市和部分重點縣城提供5G服務,發展5G套餐客戶超過1.65億戶?!比珖舜蟠?、中國移動副總經理趙大春介紹說,5G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具有大帶寬、低時延、廣連接的技術特性,與安全生產的融合,將催生大量新型行業應用,極大提升安全生產信息化水平。
“‘十四五’時期,中國制造業將抓住機會迅速補齊短板?!比珖f常委,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斯澤夫在委員通道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斯澤夫介紹,中國制造業已經連續11年居世界第一,并在許多行業令人稱贊。如工程機械,在全世界非常有競爭力;水電、火電、核電的制造能力和制造水平,均屬世界一流。以哈電集團為例,已經大踏步走出國門,與全球大公司同臺競技。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表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大戰略任務。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我國完備的制造業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再次證明制造業對大國發展和安全的重要意義。必須進一步強調制造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抓緊抓好,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加快制造強國建設步伐,保護我國最完整的產業體系,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保護好幾十年來攢下的家底。
新能源汽車、工業互聯網成新增長點
對于“十四五”時期工業和信息化哪些細分領域將成為新的增長動力,代表委員們結合各自領域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在內的新型基礎建設,代表委員們認為,在新基建的東風下,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產業、新能源汽車、工業互聯網等行業將會率先破局。
“我國從去年開始,加快布局新基建?!奈濉瘯r期工業和信息化領域仍將加快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在此前提下,電子信息和裝備制造產業將會率先破局,實現良好開局?!比珖舜蟠?、合肥榮事達電子電器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潘保春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李濤則認為,“十四五”期間,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最可能在推動兩化深度融合、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擴大內需戰略、推動制造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等方面率先破局。
李濤指出,近年來,我國持續加大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推動現有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改造,構建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應用生態,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推進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培育發展服務型制造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向產業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因此,在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方面有望率先取得突破。
此外,隨著信息消費和智能家電、智能終端等新型消費需求進一步擴大,在發展適應消費升級的新型消費品、擴大制造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資等方面也有望率先破局。
張天任認為,“十四五”期間,新能源汽車產業具備率先破局的實力。他指出,新能源汽車將繼續如火如荼地發展:市場需求方面,限購的特大城市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還將不斷加強,同時縣鄉一級的下沉市場潛力也將被逐步挖掘?!袄谜卟粌H會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還體現了對完善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的重視,對產業的整體發展非常有利?!?br/>
“如果做得好,3到5年后,中國會形成自己的差異化競爭力?!比珖舜蟠?、海爾集團總裁周云杰在接受《中國電子報》采訪時表示。他認為,中國在消費互聯網包括移動支付方面,應該說走在世界前列。在工業互聯網領域,中國仍然有這樣的優勢,近期工信部印發的《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非常貼合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現狀。
全國人大代表、美的集團創新中心主任李金波在接受《中國電子報》采訪時表示,在“十四五”期間,工業互聯網對支撐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應用產業,在賦能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政府管理方面前景巨大,利用“內循環”的優勢,市場規模有望達到萬億元。
科技創新打造產業發展新動能
“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企業等社會主體應該如何做?社會各界圍繞這一議題展開熱烈討論。社會各界人士紛紛肯定科技創新對“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的重要作用。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帶來的效率提升?!比珖f委員、佳都科技董事長兼CEO劉偉表示,展望“十四五”,自動駕駛、智慧城市等領域有望加快發展,這更加需要科技工作者在基礎研究、基礎技術和底層創新上下工夫。
“我國迫切需要完善科技自主創新體系,切實提升原始創新能力??萍脊ぷ髡咭幼⒅刈灾鲃撔?,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比珖f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郝躍在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視頻會議發言時表示。他建議,“十四五”期間,對于事關國家長遠競爭力的核心關鍵領域要全面加強科技創新部署。面向長遠目標,形成系統性的布局和前瞻性的儲備技術。
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董事長周鴻祎表示,“十四五”時期,數字化轉型迎來重要機遇,企業要發揮創新能動性,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不斷夯實國家網絡安全基礎?!凹涌鞌底只l展,是我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著力點和有效路徑?!?br/>
潘保春認為,保持強大的創新能力,企業需要持續修煉內功,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要不斷推動傳統產業智能化發展;二是要推動電子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推進智能制造、綠色制造?!耙环矫嬉罅ν七M電子信息產業鏈的建設與發展,攻克核心技術,強化關鍵環節,著力打造產業生態鏈,促進電子信息產業與各個行業領域的高度融合發展。另一方面,要全面強化企業信息化建設,推動實施建設智慧工廠、數字化車間和產業數據生態,拓寬產業應用領域,從而推進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彼麑τ浾弑硎?。
全國人大代表、TCL創始人李東生表示,“在新型顯示技術方面,我們要從‘顯示大國’變成‘顯示強國’,還需要努力?!@示強國’主要體現在技術進步和新產品技術的開發上?!崩顤|生在采訪中坦言,新型顯示技術和產業的發展、市場的擴張,更多要靠技術創新來驅動。此外,還需加強產業鏈的配套能力,尤其是關鍵核心材料和核心裝備。
“翻開‘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連續四篇都和科技企業相關,這令我很激動?!比珖舜蟠?、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政府工作報告特別強調,將繼續加大對科技研發的支持,特別是重視基礎研發,這讓他對國家在核心技術方面繼續取得重大突破充滿了信心?!白鳛榭萍计髽I界代表,我相信,在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指引和激勵下,中國的科創產業將展現出更強的創新活力,為報告多次強調的‘高質量發展’‘可持續健康發展’,做出更大貢獻?!?br/>
此外,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提出,企業創新工作中人才隊伍建設也十分重要?!凹涌飚a業人才培育,加強工程技術人才隊伍將推動工業和信息化在‘十四五’期間良好發展?!睏钤獞c說,“希望通過一系列政策扶持,能夠提升職業教育質量,培養更多‘紫領’人才,在數字化、智能化浪潮催生的新業態、新模式中發揮出更大的才能,支撐‘中國智造’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br/>
“創新,最重要的還是要解決人才問題?!比珖舜蟠?、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也談到了人才培養對企業創新的重要性。她認為,企業應該堅持自主培養人才的發展路徑:“這個過程需要的是投入,資金投入、時間投入。我們不可能一夜之間干成一個偉大的事業,這需要有一個沉淀的過程?!倍髦楸硎?,給年輕人搭建創造創新的平臺,讓他們有時間去鍛煉和積淀,最終形成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良性循環。
在新發展格局中發揮主力軍作用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發展制造業,不僅要隨著經濟的發展,把制造業的總量進一步提升,更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在“部長通道”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
“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是一個發展的過程,是一個久久為功、不斷堅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要堅持改革開放。國際產業鏈全球化、國際產業分工是大勢所趨,所以,我們一定要進一步擴大開放,深化和各方的合作,實現更加國際化的發展。”肖亞慶說。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工信廳廳長李濤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工業和信息化的發展情況對“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至關重要。
“圍繞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是供需矛盾的焦點所在,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戰場,工業和信息化一定會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主力軍的作用。”李濤指出。
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十三五”時期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成績印證了我國能源汽車市場的強大潛力,這為“十四五”時期新能源汽車發展增加了信心。
“2015年,我國只有42萬輛新能源汽車,到2020年增長到492萬輛,短短5年的時間里,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擴大了10倍。2020年在補貼退坡、疫情變化、乘用車市場銷量持續走低的影響下,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提升了10.9%,呈現了逆市上揚態勢,顯示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強大潛力。”張天任表示。
“‘十三五’期間,我們在數字基礎技術、數字核心產業、數字賦能應用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集成電路、光學電子、智能終端等數字經濟制造業核心產業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工業軟件等蓬勃演進。在此基礎上,‘十四五’時期5G技術將發展為更大的產業,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將推向新高潮,帶動傳統制造業進一步改造提升。”全國人大代表、寧波市經信局局長張世方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對“十四五”開局之年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的發展充滿信心。
“截至2020年年底,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5G網絡,累計建設開通5G基站超過71萬個。其中僅中國移動就開通5G基站超過39萬個,為全國所有地級市和部分重點縣城提供5G服務,發展5G套餐客戶超過1.65億戶。”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副總經理趙大春介紹說,5G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具有大帶寬、低時延、廣連接的技術特性,與安全生產的融合,將催生大量新型行業應用,極大提升安全生產信息化水平。
“‘十四五’時期,中國制造業將抓住機會迅速補齊短板。”全國政協常委,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斯澤夫在委員通道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斯澤夫介紹,中國制造業已經連續11年居世界第一,并在許多行業令人稱贊。如工程機械,在全世界非常有競爭力;水電、火電、核電的制造能力和制造水平,均屬世界一流。以哈電集團為例,已經大踏步走出國門,與全球大公司同臺競技。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表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大戰略任務。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我國完備的制造業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再次證明制造業對大國發展和安全的重要意義。必須進一步強調制造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抓緊抓好,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加快制造強國建設步伐,保護我國最完整的產業體系,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保護好幾十年來攢下的家底。
新能源汽車、工業互聯網成新增長點
對于“十四五”時期工業和信息化哪些細分領域將成為新的增長動力,代表委員們結合各自領域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在內的新型基礎建設,代表委員們認為,在新基建的東風下,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產業、新能源汽車、工業互聯網等行業將會率先破局。
“我國從去年開始,加快布局新基建。‘十四五’時期工業和信息化領域仍將加快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在此前提下,電子信息和裝備制造產業將會率先破局,實現良好開局。”全國人大代表、合肥榮事達電子電器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潘保春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李濤則認為,“十四五”期間,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最可能在推動兩化深度融合、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擴大內需戰略、推動制造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等方面率先破局。
李濤指出,近年來,我國持續加大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推動現有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改造,構建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應用生態,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推進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培育發展服務型制造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向產業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因此,在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方面有望率先取得突破。
此外,隨著信息消費和智能家電、智能終端等新型消費需求進一步擴大,在發展適應消費升級的新型消費品、擴大制造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資等方面也有望率先破局。
張天任認為,“十四五”期間,新能源汽車產業具備率先破局的實力。他指出,新能源汽車將繼續如火如荼地發展:市場需求方面,限購的特大城市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還將不斷加強,同時縣鄉一級的下沉市場潛力也將被逐步挖掘。“利好政策不僅會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還體現了對完善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的重視,對產業的整體發展非常有利。”
“如果做得好,3到5年后,中國會形成自己的差異化競爭力。”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總裁周云杰在接受《中國電子報》采訪時表示。他認為,中國在消費互聯網包括移動支付方面,應該說走在世界前列。在工業互聯網領域,中國仍然有這樣的優勢,近期工信部印發的《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非常貼合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現狀。
全國人大代表、美的集團創新中心主任李金波在接受《中國電子報》采訪時表示,在“十四五”期間,工業互聯網對支撐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應用產業,在賦能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政府管理方面前景巨大,利用“內循環”的優勢,市場規模有望達到萬億元。
科技創新打造產業發展新動能
“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企業等社會主體應該如何做?社會各界圍繞這一議題展開熱烈討論。社會各界人士紛紛肯定科技創新對“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的重要作用。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帶來的效率提升。”全國政協委員、佳都科技董事長兼CEO劉偉表示,展望“十四五”,自動駕駛、智慧城市等領域有望加快發展,這更加需要科技工作者在基礎研究、基礎技術和底層創新上下工夫。
“我國迫切需要完善科技自主創新體系,切實提升原始創新能力??萍脊ぷ髡咭幼⒅刈灾鲃撔?,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郝躍在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視頻會議發言時表示。他建議,“十四五”期間,對于事關國家長遠競爭力的核心關鍵領域要全面加強科技創新部署。面向長遠目標,形成系統性的布局和前瞻性的儲備技術。
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董事長周鴻祎表示,“十四五”時期,數字化轉型迎來重要機遇,企業要發揮創新能動性,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不斷夯實國家網絡安全基礎。“加快數字化發展,是我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著力點和有效路徑。”
潘保春認為,保持強大的創新能力,企業需要持續修煉內功,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要不斷推動傳統產業智能化發展;二是要推動電子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推進智能制造、綠色制造。“一方面要大力推進電子信息產業鏈的建設與發展,攻克核心技術,強化關鍵環節,著力打造產業生態鏈,促進電子信息產業與各個行業領域的高度融合發展。另一方面,要全面強化企業信息化建設,推動實施建設智慧工廠、數字化車間和產業數據生態,拓寬產業應用領域,從而推進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他對記者表示。
全國人大代表、TCL創始人李東生表示,“在新型顯示技術方面,我們要從‘顯示大國’變成‘顯示強國’,還需要努力。‘顯示強國’主要體現在技術進步和新產品技術的開發上。”李東生在采訪中坦言,新型顯示技術和產業的發展、市場的擴張,更多要靠技術創新來驅動。此外,還需加強產業鏈的配套能力,尤其是關鍵核心材料和核心裝備。
“翻開‘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連續四篇都和科技企業相關,這令我很激動。”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政府工作報告特別強調,將繼續加大對科技研發的支持,特別是重視基礎研發,這讓他對國家在核心技術方面繼續取得重大突破充滿了信心。“作為科技企業界代表,我相信,在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指引和激勵下,中國的科創產業將展現出更強的創新活力,為報告多次強調的‘高質量發展’‘可持續健康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此外,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提出,企業創新工作中人才隊伍建設也十分重要。“加快產業人才培育,加強工程技術人才隊伍將推動工業和信息化在‘十四五’期間良好發展。”楊元慶說,“希望通過一系列政策扶持,能夠提升職業教育質量,培養更多‘紫領’人才,在數字化、智能化浪潮催生的新業態、新模式中發揮出更大的才能,支撐‘中國智造’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創新,最重要的還是要解決人才問題。”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也談到了人才培養對企業創新的重要性。她認為,企業應該堅持自主培養人才的發展路徑:“這個過程需要的是投入,資金投入、時間投入。我們不可能一夜之間干成一個偉大的事業,這需要有一個沉淀的過程。”董明珠表示,給年輕人搭建創造創新的平臺,讓他們有時間去鍛煉和積淀,最終形成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良性循環。